复苏槐与罗锅槐
在彝伦堂前灵台西侧,“博士厅”门前,有一株由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矮墙围绕的双干古槐,史称彝伦堂古槐,是京城最知名的古树之一。相传古槐为曾两任国子监祭酒的许衡亲手所植。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慈宁太后六十寿辰,本已枯死的古槐忽发嫩枝新绿,枯而复荣,又称“复苏槐”。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皆认为是吉祥之兆,又恰遇大学士蒋溥奉命“释奠”孔庙,当即绘图赋诗恭呈圣上。乾隆得知后非常高兴,并提笔咏诗赞其瑞,朝中大臣也纷纷赋诗作画颂扬。时任管理国子监的大臣观保等也不甘落后,上疏请刻“御制古槐诗”碑,立于西讲堂正中以垂永久。而今,这株古槐依然枝繁叶茂,是国子监700多年的活见证。
在辟雍殿西北侧,紧靠圜池石栏,还斜立着一株巨大的古槐,人称“罗锅槐”。据史书记载,修建辟雍时,将彝伦堂以南几十株槐、柏树移种二门外和雍和宫内。相传罗锅槐因为树龄已长,树干粗大,被列入砍伐之例,因刘墉爱惜古槐,力排众议,才得以保留。但不久,辟雍竣工,乾隆皇帝率文武百官前来视察,走到这棵树旁灵机一动,笑问群臣:“诸爱卿,此槐象谁?”大家心领神会,笑而不答。因刘墉天生背驼,为人机敏耿直,滑稽幽默,背地里人称“刘罗锅”。皇帝心说,你刘墉说出话来,常使我难堪,那“坏点子”都藏在罗锅里,罗锅槐,罗锅坏,音同意亦同。我把你的罗锅砍了,看你“坏招”从那出。于是指着槐树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如今,在古槐粗干的阴面罗锅处,砍削的痕迹还清晰可辨。
往昔,孔庙国子监,蕴含着丰富的儒学文化内涵,文人荟萃,帝王光临,祭孔、视学。如今,这两组宏伟圣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