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孔子
来源:国子监网站 发布时间:2013-07-24 作者:徐 明 打印 点击:106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作者司马迁在该文结尾处,对于孔子有这样一段评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①


  大意是,司马迁说:《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仰望古人之高德,品行正大而光明。”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心中一直向往着。我读孔子的书,可以想见他的为人。到鲁地,见到孔子庙堂、车輿、冠服和礼器等物,看到儒生们时常在孔子家乡演习礼仪,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在那里,迟迟不能离去。天下的君王成为贤人的有很多,当时似乎荣耀至极,而身后则全无声息。孔子身为一介平民,却传世十余代,后学者始终宗其为师。从天子到王侯,中国凡讲求六艺之人,都以孔夫子作为标准,真可谓是至高的圣人了。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司马迁对于孔子的评价是很高的。


  近期以来,由于研究“古代官德文化”而接触到了儒学。提起官德文化,必然要研究儒家创史人——孔子,涉及到孔子,就一定要熟悉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德治”思想,这是以研究官德文化为基本目标所必定要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孔子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被奉为统治思想之圭臬长达两千余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根深蒂固,从而对于千百年来的古今官德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具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们重温历史,再读孔子,对于研究儒家官德文化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感悟孔子的一个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以下谈一些对孔子的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孔子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曾有一位学者在形容孔子的“伟大影响”时说到:“朱熹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据我了解,这句话其实并不是朱熹所讲,但它的确和朱熹有关联,朱熹在他的著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这样写到: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唐子西尝於一邮亭梁间见此语”。①


  显然,这句话并非朱熹所讲,而是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唐子西的文章。那么唐子西又是何许人呢?


  唐庚(1070-1120),字子西,眉州人,北宋诗人,北宋哲宗赵煦(1094)年间进士,著有《唐子西文录》,其中记载:


  “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


  至此,我们发现,这句话也并非唐子西所言,而是唐子西发现“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因此,唐子西也只不过是该诗句的一个历史见证人而已,他也“尚不知何人诗也”。那么,这句话到底为何人所作呢?至于“何人所作”并不是本文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本文旨在说明关于孔子影响的问题。而“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话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本文以为:古人是把孔子的思想比喻为古代社会人类思想的明烛,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的到来,云云众生将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对于文人、知识分子的思想影响何其深刻,以至南宋大儒——朱熹把这句无名的著名诗句引用在自己的著作之中,借以强调世人对于孔子思想崇拜的深度。


  二、“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著名国学大师柳诒徵②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史》第二十五章中提到: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一版1986年3月第一次印刷第二三五○页


  ②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③《中国文化史》柳诒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63页


  因此,孔子是中华文化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孔子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少不了孔子学说……


  三、“孔子之后无孔子也”


  谈到孔子与世界哲人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清代学者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进行表述,他说:


  “……梭格拉第之后容有梭格拉第,而孔子之后无孔子也”。①


  意思是:苏格拉底之后有柏拉图和亚力士多德,此三位在希腊上古时代并称为三贤,三贤之后还有七贤,后世还有很多哲学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比如罗素、培根、伏尔泰、卢梭、黑格尔等;大家最为熟悉的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哲人物。


  “……而孔子之后……”,众所周知,有墨子、孟子、庄子,以及荀子;有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以及后世的一些思想家,比如冯友兰、张岱年、杨荣国、任继愈、纪羡林、汤一介、钱穆等等。但是梁启超先生为什么说孔子之后没有孔子呢?本文以为:千百年来,就其孔子思想和教育成就而言,后人无人能够与之比肩,西周时期,被称之为“元圣”的周公可谓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孔子之前的一位圣人,除此而外,还没有哪一位哲人能够完美出现,还没有哪一部思想著作能够系统地传承。从历史的角度看: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周天子便失去了号令诸侯的威仪,东周已然分裂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霸政时代,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态势,这一时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伟大的思想家和著名的历史先哲人物,中国自上古时代以至后期的一些哲人,虽然在本国以及在东南亚地区较有影响,但是,还没有打入世界先哲的行列,还没有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历史验明:在庞大的哲人队列之中,从古至今,唯其孔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影响海内外千古圣人。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的发展,大致走过了两个历史过程,即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


  四、子学时代,孔子思想受到冷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饮冰室合集·专集三十六》梁启超著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第六六页


  “……自孔子至淮南王为子学时代”①


  这一时代持续了约400年之久,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都在忙于争霸战争,小国也在为防止被吞并而疲于奔波。每个诸侯国在这个时期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迫切需要强大的理论指导,需要战略战术以及决策和谋略的实际运作,由此,迅速催生了诸子百家的发展,依当时的战争形势看:谁不具有强大的谋略,谁就会走向灭亡。在这个时期:


  “……学派林立,群星灿烂,大师辈出。各个学派代表人物可以不分国界地到处游说讲学,而当权者也多不主一家,允许各家之间相互批判性论争,从而形成了我国学术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的盛况。”②


  据有关资料分析:“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光辉一页。“百家争鸣”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在思想资料的继承上,并不局限于某家只继承某家,而是各家互相汲取营养。这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从东周的政治形势看,当时,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诸侯国由西周时期的七十余国发展为百余国,知识分子穿插游弋其间,朝秦暮楚,由于各国争先恐后地招贤纳士,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一次,齐威王与梁惠王会晤,梁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明珠吗?齐威王说,没有。梁惠王诧异地说,我的国小还有光照数十丈的明珠,齐国那么大怎么没有呢?齐威王说:我的明珠与你的不一样,我以人才为明珠。人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之高和作用之大,于此可见一般。”③


  诸子百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之作约近百种,后人还有千种


  之说。流传最为广泛的有阴阳家(邹衍)、儒家(孔子)、名家(公孙龙)、道家(老子、庄子)、法家(商鞅)、墨家(墨翟)、杂家(吕不韦刘安)、农家(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中华书局出版1947年10月增订3版1961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第四九二页


  ②《中华文明史》袁行霈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1次印刷第26


  页


  ③《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葛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第28页


  行)、小说家、纵横家(鬼谷子)等。


  诸子人物:老子、孔子、墨子、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列子、韩非子、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惠子、鬼谷子、孙武、孙膑、苏秦、张仪、


  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管子、晏子等。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争芳斗艳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古今文化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百家称雄,百家争鸣,百家思想精华在不断地接受着实践的检验,优胜劣汰,精英辈出,那个时候,


  “随着一个大师的出现,一种思想便被推向高峰。”①


  思想政治上的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得是淋漓尽致,比如:管仲相齐,就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的霸主;鬼谷子的两个学生,庞涓和孙膑的斗法;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之思想战略均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佳话。


  那么,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在这一时期为什么不吃香呢?究其原因,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愈演愈烈,弑君灭国现象时时发生,大国、小国的争霸战争形势“势如破竹”,既然是“破竹”,诸侯国君要的是“破竹之剑”如何的“尖硬”和“锋利”,而儒家所讲的道理似乎还停留在“用剑的姿态”、“用剑的规范”以及“用剑的指导思想”等等问题上,这显然有些舍本而逐末,因此,儒学理论对于当时的各诸侯国而言犹如远水不解近火。依春秋时期的局势分析:当时是上下乱套,君臣无序,天子被弃之一边,而这时孔子所宣扬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稍显不合时宜,因之屡屡遭到冷遇,从本质上讲,儒家的道德理论并不是不好,他是一座历史上令人仰之弥高的思想丰碑,同时也是文化学术界的巨擘,只是他所面对的时代不同,儒家的理论则更适用于“马下治天下”的和平年代,无怪乎在战乱年代,孔子疲于奔命却劳而无功,周游列国十数年,始终没有哪一个诸侯国看中他,后来,连他的弟子孟子也同此命运。然而,这个时期的法家则不同: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对秦孝公讲帝王之道,孝公听着便昏昏欲睡,而当商鞅讲‘霸道’时,秦孝公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竟‘不自知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葛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第26页


  之于前席也……’”①


  到了战国后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张仪主张连横之说,说六国以事秦,虽未取得成功,但为秦国的一统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实质上,诸侯各国所要达到的目的并非一国强大而已,而是要取得霸主的地位,继而变为大一统的主宰者。最终秦国成为了历史的佼佼者,替代了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重任,但是,好景不长,其王权统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仅仅存在了短暂的十五年即告结束。对于秦王朝覆灭的原因,后世归纳为:亡于暴政;六国贵族残余势力复起;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天下俱反等等因素。另一重要原因,本文以为:秦国建立了大一统政权之后,抑或没有处理好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思想统一”。对此,秦王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许是认识到了,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亡国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国前期起用法家人物商鞅,希图贯彻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之后又起用了杂家人物吕不韦以及儒家人物李斯,思想不统一是否导致了秦统治的不稳定,这是一个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秦汉之际,虽然在思想政治统一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吕不韦集门下众多弟子作《吕氏春秋》汇集百家思想,似曾在做统一的努力;汉淮南王刘向组织集体编写《淮南鸿烈》也期望达到统一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因素,都未得以实现。思想统一的伟业就不得不落到了汉朝统治者汉武大帝的身上。


  五、经学时代,孔子思想一尊定乾坤


  “……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学时代。”②这个时期长达两千余年。汉代的思想统一也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时代,思想方面所崇尚的是黄老学说,实际上是假黄帝之名来贯彻老子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到了汉武帝时期,思想统一大业才得以实现。这是历史性的转折,董仲舒的到来,使孔子思想和儒家理论得以强化推行,这对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确立,无疑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儒学史》王均林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年200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377页


  ②《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中华书局出版1947年10月增订3版1961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第四九二页


  汉武帝采纳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讲到:


  愚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①


  并提出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提出三纲五常理论


  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理论,其中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这是董仲总结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是发展了的孔、孟思想。三纲五常贯穿于古代伦理道德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核心体系。


  (二)确立儒家教材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为世人必读的“五经”,成为皇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被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还确立了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五经“博士”。


  儒家教材后世发展为十三部经典:《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三)确立教育场所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②


  至此,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也标着经学时代的到来,汉代大儒董仲舒起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正是由于他的建议,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成为皇家统治思想,以至两千多年无可撼动。


  孔子简略


  一、生平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董仲舒《天人三策》


  ②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孔子祖先是商朝宗室的一员,西周时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因此,在他的身体里流淌有贵族的血液,但是到了他的父辈,就沦落到了士的阶层。孔子的一生,很不顺利,集人生之三大不幸于一身。一是幼年失怙,三岁丧父;二是少年丧母,十七岁时母亲故去;三是晚年丧妻、丧子、丧爱徒(颜回、子路相继而去),生活经历十分坎坷。但孔子非常努力,靠自学成才,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在许多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下面就其主要教育成就作一概述:


  孔子一生三千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贤人,后辈人无出其右。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他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①


  春秋时期,无论是卿大夫以上世袭的官员还是从士中选拔的官吏,都需要有一个受培养教育的过程,这就是官学教育,西周时期规定“学在官府”,知识永远掌握在贵族手中,西周灭亡之后,社会形态和政体发生了巨大变革,士阶层突显扩大,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官员降为士,一方面庶民升为士,孔子看中了“士”阶层受培养和教育的契机,开办私学,设馆收徒。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书中这样讲到:


  “……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②


  在我国古代:


  “……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出版2001年3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七〇——七一页


  ②同上第六八——六九页


  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术。”①


  所学内容大致分为两段,八岁入小学,学习六艺,就是学习和掌握六大基本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六经,就是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即:易、诗、书、礼、乐、春秋。


  二、圣人表异


  史书描述孔子的“表异”是多方面的。


  司马迁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頂。”②《白虎通义》在描述我国古代圣人时也曾写到:


  “……圣人皆有表异……禹耳三漏,皋陶马喙,汤臂三肘,文王四乳,周公背偻,孔子反宇,是谓尼甫,立德泽所兴,藏元通流。”③


  上术所说“圩頂”、“反宇”,形容孔子头顶凹陷,形若反过来的屋顶,中间低而四周高。


  在讲到孔子的高时,《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为“长人”,“身高九尺有六。”目前的一些书籍、讲座或者一些展览的讲解,往往习惯于用现代尺寸来换算古人的身高,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否准确还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秦朝时期已经对度量衡进行过一次改革和统一,春秋时期的标准和现代的换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为:研究古人,我们还应该采用古人的形容方法进行描述似乎较为合理一些:比如:形容小孩子为:“五尺小童”;形容成年男子为:“七尺男儿”;形容高个子男人为:“八尺大汉”;而孔子身高九尺有六,以这样的形容方式,不用换算,孔子的身高在读者或者观众的心目中就有了基本印象。


  本文以为,历史典籍这样表述圣人的状貌,无非是想告诉我们:圣人也是人,也会有缺陷,正如古人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样的道理。同时也包含了“圣人非同寻常人,总是要有些与众不同”的理念。


  三、孔子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班固《白虎通义·辟雍》


  ②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③班固《白虎通义·圣人》


  孔子“贫且贱”,父辈归于士阶层,“贵族后裔”的身份表明,孔子的社会地位和底层的平民还有是差别的,孔子希冀:终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孔母去世后,


  “孔子要絰,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①


  意思是:鲁国大夫季孙氏设宴招待士。孔子服丧期间腰系麻布前往赴宴,遭门人阳虎的嘲弄,说季家请“士”,不是请你。阳虎之所言,无论处于何种目的,无疑给孔子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或许这正是成为驱使孔子后来积极向学的动力?或许激发了孔子进取仕途和立志救国的理想?也未一定。


  孔子“……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蕃息.由是为司空。”②五十五岁时孔子做到了鲁国代理宰相,实现了他入仕为官的辛苦努力,也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由于孔子在施政过程中得罪了“三桓”贵族势力,他不得不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开始了艰辛之旅,而后,在生命的最后5年回到鲁国。孔子在游历的途中最为感到痛楚的是:春秋时期的混乱状态使他担忧,天子成了摆设,诸侯四起称王称霸,整个社会都在变革之中,但是,孔子在这个时候仍然抱定复“周礼”的信念;仍然坚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长幼有序以及社会道德秩序的“德治”思想理念,孔子对于混乱的社会局面深恶痛绝,称之为“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的突出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犯上作乱,违制僭越。按周礼规定:天子用“八佾”之舞(“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但是,鲁国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卿大夫这种“僭越”的行为,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表现。


  面对这种礼乐崩坏的现象,孔子毫无任何解决的办法,纵有满腹经纶,似乎也回天乏术。


  (二)弑君灭国,道德丧失。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


  意思是:天下有道的时候,由天子制作礼乐和出征之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由诸侯作决定。然而,诸侯作主,历经十代很少不垮台;由大夫作主,历经五代很少不垮台。天下有道,政权就不会旁落。天下有道,百姓也不会议论国政。“天下无道”就是指:周天子大权落入诸侯手中;诸侯大权则落入大夫或者家臣手中;百姓议论国是。孔子对这样的状态深表不满,他认为这样下去,政权早晚会垮台。


  因此,孔子主张“天下有道”,政权稳定,百姓相安无事的政治局面。


  (三)庄王问鼎,觊觎王室。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


  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虽小必重;其坚回昏乱,虽大必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②


  八年,楚庄王领兵伐戎,抵洛邑,陈兵于周都郊外,检阅部队。周定王无奈,派大臣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一见面就问九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管理国家在德而不在鼎。”夏桀昏庸腐败,九鼎迁移至殷朝,殷人执政六百年,纣王残暴,九鼎迁移至周。孙满慰讲:“德之所在,鼎再小也必定重而难移;奸佞当道,鼎再大也必定轻而易失。周朝的德政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没有改变。鼎之轻重,不是你可以问的。”楚庄王觊觎王室之心昭然若揭,但连一个大臣都如此强硬,的确深感时机不熟,因此“庄王乃归”。鼎虽未失,而大臣王孙满的“在德不在鼎”的名言却千古流传。正所谓:失德即失鼎,失德即失国,失德即失人品。


  孔子的内心深处反对国家分裂,他的理想追求是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纵观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到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孔子所崇尚的理想就是西周大一统的社会形态,他所追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论语》


  ②《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①


  这样的大同世界,正是孔子人生理想的根本所在。


  四、关于修身


  孔子修身的最高境界有三:即“圣人”、“仁人”和“君子”。其中“圣人”最高,“仁人”次之,“君子”又次之。


  (一)关于“圣人”


  孔子讲: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②


  对于如何“修身”,在儒家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过十分详尽的主张和要求,此后,道家人物庄子提出了“内圣而外王之道”: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③


  这是对儒家思想较为准确的概括,以至于儒家后人也常用庄子的这个说法来表述“修身、修为、修己”以及“为政以德”等等概念。孔子修身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圣人;孔子之后的孟子“言必称尧舜”,比较夸张的说他的每句话都在称赞尧舜,可见尧舜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孟子继而讲到:“人人皆可成为尧舜”,也就是对于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一种鞭策和鼓励,宋明理学家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用八条目集中总结了儒家修身的基本标准: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④


  意即:内修神韵,外修气质。“内圣而外王之道”,即内里圣洁而高古,外在表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礼记·礼运第九》


  ②《论语·述而》


  ③《庄子·天下篇》


  ④《大学章句集注》


  清雅而无邪,具有王者之风范,也正如孟子所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表现出了“内圣而外王之道”的“圣人”气度。


  孔子曾经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施加给别人,不迁怒于社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成就”了,也要想着别人是否能够成就;自己“腾达”了,也要想着别人是否能够腾达,从通俗意义上理解就是: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求,立己,达己是基本要求,立人,达人是最终目的,只有两者都满足了,才是真正的“内圣外王之道”。


  (二)关于仁人


  “在对于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对于人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孔丘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仁’称为‘仁人’。”①


  关于仁人,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②


  意思是,志士仁人并非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做出有损仁义的事情,而是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过去,人们常说的“杀身成仁”即出于此。回顾历史上的一些忠臣、孝子,怀着这样一种信念,宁可牺牲,也绝不失掉信仰。孔子所讲到“仁人”含有“道德”意味,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不会为了求生而失德。


  (三)关于君子


  在《论语》之中,提到君子与小人有36处之多,单独讲到君子与小人有近百处。“君子”在孔子思想意识中是“等而下之”的,因为君子与小人是可以互为换位的。关于君子与小人,并不是人们在通常意义所理解的地位的差异,虽然中国古代早期为贵族政治,社会地位不平等,阶级分为贵族和奴隶,但是在论述君子和小人时,孔子则把地位和身份的差异上升为一种人格差异和思想理念的不同。这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和学习的。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哲学家们的评判很有道理,比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讲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出版2001年3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149页


  ②《论语·卫灵公》)


  “就人的道德品质说,‘君子’是有高贵的道德品质的人,‘小人’是没有道德或不道德的人。这两个名词的意义的变化,标志着当时社会大变动中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奴隶主贵族们不能专凭其政治地位高而受人尊敬;一般人亦不专因为政治地位低而受人轻视。政治地位低而道德品质高的人,也可以称为‘君子’;政治地位高而道德品质低的人也可以成为‘小人’。①


  孔子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谓“坦荡荡”即:君子修身、修为、修己,以求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之境界。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所谓“长戚戚”就是:小人时常患得患失,精于算计,局促不安,心绪不宁,庸人自扰,疑虑重重,一味想的是如何修理别人而不是修为自身,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孔子的主要德治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德治思想是他的理论基础,归结为一点,来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齐景公问政时,孔子对他讲的话,用通俗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这即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要求:“各司其职,各自管好自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也反映出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观念,谁也不要超限或者僭越。孔子的德治思想之所以能够作用于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的历史进程,是具有它一定程度的统治需要,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意义的。


  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内容贯穿于《论语》以及其他一些著作之中。现择其一些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②


  孔子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君主会像北极星被群星围绕一样,受到爱戴。那么,受到爱戴的这颗星,自身德行是正的,施政才可以保持它的公正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出版2001年3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149页


  ②《论语·为政》


  这就是儒家德治论的基本主张,孔子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基本标准。


  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①


  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和孔子的一段对话。


  季康子(?—前468),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康子位高权重,孔子对他在鲁国的所作所为表示不敢恭维。孔子认为:季康子一方面身为权臣却凌驾于公室之上,形成三桓分鲁之势;另一方面季康子本人也有夺位之嫌。孔子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始终致力于推行仁政和德治,讲求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但是,孔子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懂礼的人,既然季康子向孔子问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来而不往非礼也”,孔子先是从正面回答说:“政者正也”,转而孔子又用反问的口吻,似回答又似提问般地讲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话语之间中带有明显的揶揄和嘲讽的意味,这充分表明了孔子的思想感情。


  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②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


  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是不会服从的。


  结语:研究古代官德文化,尤其研究孔子“为政以德”思想,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任务。从目前本馆官德文化研究状况来看,工作局面还未铺开,研究队伍还不够壮大。近期以来,本人在官德研究方面已经着手进入了思考阶段,经过初步探索,也组织了一些相关的文字,并粗粗编制了一个多媒体演示初稿,通过一些形式的座谈、电视节目访谈、讲课等等,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收到了良好效果,接下来的工作是:计划在短期内,我们要使官德文化、孔子思想、儒学研究继续朝着一个系统化和完善化的方向努力,今后要让这一课题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建立起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并逐步扩大队伍建设和研究成果,寻求更加适合的展示平台,继而使之顺利向前发展下去……


  徐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书记、副研究馆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子路》


  参考文献:


  【1】《国史大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5月第一版一次印刷


  【2】《国史要义》柳诒徵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一次版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4】《钦定国子监志》(清)文庆李宗昉等篡修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秦汉管理思想》龚贤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儒家官德论》杨建祥著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7】《四库全书精品文存》吴玉贵华飞著团结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8】《饮冰室合集》梁记超著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


  【9】《中国的礼制》魏向东严安平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0】《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侯建良著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1】《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葛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


  【12】《中国历代政治演进》丛书编委会编撰外文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3】《中国儒学史》王均林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年200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中国文化史》柳诒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中华书局出版1947年10月增订3版1961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责任编辑:高原

相关文章
首页数字展览预约购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藏品展示参观指南国学文化节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京ICP备09003230号

设计制作:孔子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