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与清代官学教育
来源:中国孔庙网 发布时间:2013-06-04 作者:墨翰 打印 点击:95

 

  我国古代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创设于隋文帝初年,始称国子寺,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一直保留延续到清代学部成立以前。不过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既保留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现在北京国子监的二门上仍悬挂“太学”匾额。清代以前,国子监隶属礼部,清代则由皇帝直接过问,国子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

 

 国子监地位的提高,说明了清代统治者对国子监的重视。顺治九年(1652年)清世祖福临亲自视察国子监,以后历代相沿,成为定制,称为“临雍讲学”;康熙年间,清圣祖玄烨为国子监题写“彝伦堂”匾额,并重修国子监;雍正九年(1731年)清世宗胤 批准祭酒孙嘉淦的请求,将国子监南面方家胡同的142间官房拨给国子监,成为“南学”,大门悬挂“钦赐学舍”的匾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高宗弘历亲自命礼部、工部仿《礼经》旧制,在国子监彝伦堂南面建造辟雍,又在辟雍南面为“向学重教”专门建造一座毫无宗教色彩的琉璃牌坊。乾隆五十年(1785年)高宗亲临辟雍,举行了隆重盛大的讲学典礼,其临雍之仪、讲学之礼又历代相沿,成为定制。不仅如此,顺治皇帝还为国子监开列教条教规;康熙皇帝亦为官学作《御制学校论》;雍正皇帝修正《圣谕广训》;乾隆皇帝的《训饬太学士子及司训等官》恭刊在南学的率性堂中。国子监彝伦堂内恭悬六位皇帝对国子监的六道敕谕。

 

 应该说重视官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只是历朝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如汉武帝时,“置明师”“兴太学”,培养人才,推行教化,“教化行而习俗美”;唐太宗时,为适应加强统一和专制的需要,“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明太祖在给中书省的命令中写道:“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宜令郡县皆立学校……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清政府对官学的重视如前所述。那么清代统治者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呢?

 

 顺治皇帝在他为国子监开列的教条教规中,明确颁布了清代的教育政策:“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设祭酒、司业及厅堂等官以教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康熙皇帝在他的《训饬士子文》中不惜笔墨,谆谆告诫说:“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拳拳,兹训表颁到尔等,务共体朕心,恪守明训。”雍正皇帝的话更是坦率真挚:“读书乡荐之人,异日俱可做朕股肱耳目,是以朕心待之,实有一体联属之意,爱养培护。”一国之君,把读书之人当股肱耳目一般爱养培护,其目的正是为了“异日俱可做朕股肱耳目”。这是清代统治者所以重视官学及办学之宗旨的最好注解。

 

 国子监在清朝皇帝的直接过问及重视下,正规而严格,系统而完备。国子监内建有四厅六堂,即:绳愆厅、博士厅、典薄厅、典籍厅;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四厅是国子监职官办公的地方,六堂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国子监的职官设置为: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薄、典籍等。祭酒、司业总理学校事物;监丞、典薄、典籍为管理人员;博士、助教、学正、学录为教师。国子监的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学习课程有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同时每日练习楷书600字以上。国子监学生的待遇也很丰厚:监内肄业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银二两五钱;每年的11月、12月得煤炭银五钱;衣服、被盖、文具等由政府供给;婚娶、奔丧、生病等有假期和补助;每逢大课——即每月15日的考试,则“官给膳食”“发银二钱”,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活动亦有赏钱。如乾隆皇帝临雍讲学后,“赐群臣宴于礼部”“赏二进讲大学士暨祭酒、司业锻匹各二;监丞、助教等官锻匹各一;肄业暨观礼诸生赐白银如制”。此例亦成为定制,嘉庆、道光皇帝临雍讲学,都“赐宴恩赉如定制”。国子监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官,也可参加科举。

 

 纵观国子监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处于封建王朝末期的清王朝,为挽救其逐渐衰亡的命运,不断加强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官学教育上,他们只是重视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以为他们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而对办学的投入、教学的管理等等,却并不重视,尤其忽视对学生真才实学的培养。

 

 顺治皇帝曾为国子监开列如下教条:

 

 一、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为非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肯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二、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三、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为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害,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四、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五、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六、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勿妄行辨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七、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上述八款教条作为清世祖御制的晓示生员碑,立于太学门左侧,明令学生恪守谨记。可以看出,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其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既要学生忠于朝廷,又不许他们干涉现实政治;既要学生做“忠臣清官”“凡利国爱民之事,更要留心”,又不许他们对军民一切利病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既要学生“忠厚正直”,又不许他们有思想、言论、出版的自由,从而剥夺了学生的一切权力。

 

 清代国子监学生最多时不超过300人,远非明朝可比。就是这300人,还因房舍坏乱而被分成内班和外班,只有内班才能住舍,进而废除了“坐监”制,同时允许学生在寓所肄业,只需初一、十五到监即可。国子监监舍又因年久失修,“木植砖瓦间有糟朽,油漆彩画渐多剥落”“渗漏坍塌者甚多”“所有六堂并公所各处房间,情形较前次所报加甚”“肄监生于栖身或有未便”。

 

 清代国子监学生的来源也名目繁多,光贡生就有6种,即: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又有4种,即: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这些学生分散在全国,大多并不在监学习,只领膏火,只等授官,无心向学。自开了生员可以纳资入监之门后,捐监之风大开。纳监的监生只要向户部交一笔钱,就可以领取一张“护照”,然后再向国子监交一笔钱,即可领取“监照”——即大学毕业证书。这笔钱国家规定不上缴,由国子监的官吏皂役摊分。到清末,每年甚至有几十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买证书便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的人。国子监的课业也很稀松乏味。学生在监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写端正严谨的楷体,因此所出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庸滥无为,被纳入京师“十可笑”之列。即: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以国子监为代表的清代官学表面上完备发达,实际上已经有名无实,空疏而腐败,成了科举的附庸。

 

 清代统治者将科举作为维系统治、稳固政权的救命稻草,将其作为士子入仕的唯一阶梯,又以入仕后的恩宠荣耀和荣华富贵来吸引人们的功名利禄之心,使人们趋之若鹜。同时,又延续明制,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只有取得官学的资格和身份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样,学校就被拴在了科举这架马车上,成了科举取士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附庸。而在科举考试中又沿袭明代的成法,以八股文取士,学校教育的重点也只好放在八股文上。学校失去了教育功能,失去了独立性,名存而实亡;学生丢掉了学问,专习科场文字,无真才实学。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各级清代官学教育,已经变成了以培养封建国家官吏为目的的治术教育,并随着封建王朝的逐渐衰亡走上了穷途末路。(责任编辑:墨翰)

首页数字展览预约购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藏品展示参观指南国学文化节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京ICP备09003230号

设计制作:孔子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