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2013年祭孔大典
来源:中国孔庙网 发布时间:2013-09-29
作者:admin
打印
点击:177
金秋的北京孔庙,黄菊漫地,黄绸围栏。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64周年诞辰日,2013年“祭孔大典”活动在具有700多历史的北京孔庙隆重举行。
上午10时,随着典仪齐唱“起户”,钟鼓齐鸣,共5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市民代表由国子监持敬门随着肃穆的音乐缓步进入孔庙祭祀现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80名国子监中学的学生在孔庙中院高声朗读“礼运大同篇”。2013年北京孔庙祭孔大典在气势恢弘的“大同礼运篇”中拉开序幕。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做出了兴办私学、传承古学、开创儒学三大历史性贡献,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开创者、历史文化巨人。特别是其开创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思想支柱,而且对广大平民百姓的思想与生活也产生了极深影响。因此,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成为至圣文宣王,受到盛大而又隆重的祭祀。虽然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但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新时期的祭孔大典,不仅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群体集体缅怀先圣、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后人奋进、促进世界和谐、推动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将在中国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亦将因之弘扬光大,造福中国千秋万代,泽被世界人类。
2013年9月28日,孔庙和国子监举行祭孔大典的上午9时,北京孔庙崇圣祠前院还举行了"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暨岫岩玉雕孔子像"国学文化新景观揭幕仪式。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学生,追随弟子达三千余人,其中学业优秀者达七十二人,被誉为"孔门七十二贤",他们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以弘扬国学文化和传承古圣先贤精神遗产为己任,在崇圣祠外空隙之地设立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廊,并安放玉雕孔子圣像,打造国学文化新景观,供国人瞻谒品读。
"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廊"由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以国瓷彩画的艺术形式,仿宋版《孔门七十二贤像传》创作而成,每幅画配以人物介绍和《论语》名言警句,图文并茂,寓意深刻。"玉雕孔子圣像"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唐代画圣吴道子"孔子画像"为蓝本,选用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岫岩玉,精心设计雕琢而成,温润圆融,中正饱满,1:1的比例再现了万世师表之风范。
“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廊”由83块瓷板组成,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他们具备更纯的文化品格。它融入了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了瓷画艺术的精湛魅力,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文化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用瓷板画的形式表现“孔门七十二贤人”,将使二者相得益彰,更能够体现儒学的精髓,艺术的再现“孔门七十二贤”的人文风貌和对儒学的传承,增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具有瓷板平整光洁之美,充分展示瓷画的审美意境;更能够表现孔门七十二贤的神韵和意味,既满足人们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适合人们追求现代时尚的审美趣味;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怕潮湿,不怕霉变,只要不撞击便不会损坏,色彩永远鲜艳,不会因日晒水浸而变色, 瓷板画制作了精美的展架, 以崇圣祠外院院墙作为“孔门七十二贤”瓷板画廊展示空间长期展示。
第四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自9月9日开幕,至9月28日闭幕,历时20天。此届国学文化节延续"国学圣地、德化天下"的活动主题,打造了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建出了标志性的教师节活动,并为社区民众奉上一席内容丰富的国学饕餮盛宴,传承经典,弘扬国学,为人文北京建设贡献力量。主要由"国学普及与推广"、"国学文化与经济"、"国学精粹展示"三大板块,共八项重要活动组成。国学文化节期间,各类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异彩纷呈,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