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折射出的厚德精神(中)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03 作者:吴志友 打印 点击:97

                    二、中国古代著名儒学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传统儒学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概念和价值文化系统。它包含了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和以韩愈为代表的隋唐儒学、朱熹为代表的宋明儒学,还包括以黄宗羲、顾炎武、戴震等为代表的清代儒学。

 

 儒学在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政治与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而在传统儒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她之所以能区别于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以及后来印度传来的佛教、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最为根本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儒学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在中国古代,道德作为人对天道、人道的一种自觉遵循,伦理道德作为人类自觉的一种理性规范,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得到重视。当时的西周统治者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明确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德治”传统的历史先河。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延绵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全面产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百家争鸣中都提出了各自的伦理道德学说。这一时期代表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产生的主要有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的儒家,以“礼”为最高道德准则的法家,以“义”为最高道德准则的墨家和以“道”为最高道德准则的道家。下面我择其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道德思想


     孔子通过对商周时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整理,创立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孔子提出仁的内涵是“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原则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仁”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它从教育与学习、人格与修养、行为与礼节、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日常行为与人生哲理,直至谈古与论今、为政与治国,有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孔子都有极为精妙的论述,都有光耀古今的思想。每一个热爱国学的人,反复研读、精细体味,会从中学到许多孔子的智慧和儒学的真谛。

 
  2、关于“仁”,《论语》里提到“仁”字有109次之多,但并没有给“仁”下完整定义。因为“仁”的内涵太丰富了,孔子对于“仁”的认识与阐述,也是一个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于“仁”,《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仁,亲也,从二人。”意思是:仁,就是亲密的关系,指两个人的关系。

 

 《辞源》是这样解释的:“仁,古代一种含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爱人。不同的阶级、政治派别,有不同的解释。《论语·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辞海》的解释是:“爱人利物之谓仁”、“仁,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第等内容,并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仁’的方法。”《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仁,仁爱”。


   
 3、孔子讲的“仁”之内涵

 

 孔子“仁”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把“仁”定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二是认定“仁”就是“爱人”,首先是要有爱,内向修为自己,以产生爱心;向外实践仁德,把这种爱心奉献给别人。三是在“仁”的概念中,视别人为人,而不是奴隶,是平等的人,值得爱的人。

 

《论语》里“仁”的内涵:其一、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即:说到所谓的仁,就是自己要立身也要使别人立身,自己想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能就近拿自身为例子作比方,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的内涵是“推己及人”的美德。

 

 其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意思是,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好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这里孔子用仁者与知者对比的方式告诉我们“仁”的内涵是:“仁者乐山”、“仁者静”、“寿”的美德。

 

 其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意思是,孔子的学生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走出家门要像见贵宾那样讲礼仪,役使老百姓要像参加重大祭祀一样心怀敬畏。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干。在诸侯之邦任职没有人怨恨他,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之家任职,也没有人怨恨他。”这里孔子对将来可能从政的学生仲弓讲述“仁”的内涵是:讲礼仪、心怀敬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在哪儿任职都不使人怨恨。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悬挂于联合国总部,成为全世界认知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德。

 

  其四、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意思是,孔子说:“刚直无欲、果敢坚忍、敦厚质朴、言语谨慎,做到这四条,就接近仁德的人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的内涵是:刚、毅、木、讷,四种美德。

 

  其五、子曰:“志士仁人,无杀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意思是,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与道德的人,没有为苟且偷生而抛弃操守损害仁德的,反而有牺牲生命而成全正义与仁德的。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的内涵是志士仁人视仁德重于生命的美德。

 

  其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意思是,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的,就可以叫做仁了。”子张请问是哪五种美德。孔子说:“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慈惠。能以恭敬之心修已待人,就不会招致侮慢;能宽厚而包容地对待别人,就会获得众人爱戴拥护;能诚实守信地处世为人,就能得到人们的信赖与依仗;能勤快敏捷地办事,工作就会很有效率;能有了利益广施泽惠、分润大家,就可以在任使别人的时候,别人出力相助。”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的内涵有五种美德:恭、宽、信、敏、惠。

 

  4、孔子认为实现“仁”的主要途径是: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意思是,孔子说:“乡间街里具有仁德习俗,才是美好的居住地方。选择住所,却不居住在具有仁德习俗的乡里,那称得上明智吗?”。可见,要实现“仁”,选择居住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后来就有了“孟母择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

 

   (2)、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意思是,孔子说:“倘若立志向仁,就不会做出恶事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要实现“仁”,立志向仁才能成为有仁德的人。

 

   (3)、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意思是,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要先付出努力,经受困难的磨练,而后才能有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仁人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要实现“仁”,要成为有仁德的人,就必须先经受一番吃苦的磨练,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收获。

 

   (4)、子曰:“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意思是,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尽力向内心去求仁德,那么仁德就会到来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格品德,要实现“仁”,必须是发自内心地追求。

 

   (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这里孔子告诉我们:要实现“仁”,就要做到三条:一是“克己”,克服自己的私欲;二是“复礼”,让自己的言行都要回复到“礼”的节制中,可见“礼”是实现“仁”的重要标准和手段;三是实现仁德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与自觉。


 
   (6)、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意思是,子贡问如何实现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他的事情,必须先磨砺好自己的工具。居处在一个诸侯国里,要事奉贤良有才能的大夫,要择友必须结交仁德之士。”这里孔子告诉我们:要实现“仁”,在外做事的人选择上司和交朋友极为重要。

 

  5、孔子批评的“不仁”是什么?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意思是,虚伪浮华的言词,谄媚做作的面孔,这种人缺少仁德。。孔子批评“巧言令色”的人,会耍嘴皮子,能献媚于人,就是不仁,缺少仁德。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思是,一个没有爱人的心,还谈什么讲究礼仪呢?一个人没有爱人的心,还谈什么讲究音乐呢?这里孔子针对他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严厉批评不仁的人还奢谈什么礼仪和音乐,告诉我们:懂得礼和乐都是仁德的重要内容。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贱贫困的环境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富贵安乐的环境中。仁德的人安心行人道,聪明的人会利用仁道谋取私利。这里孔子批评“不仁”的人,在贫贱和在富贵中不会安分守己:贫则会不择手段地谋富;富则沉溺享受而胡作非为。这里孔子还告诉我们:没有仁德而头脑聪明的“知者”,会把“仁”当成图谋利益的工具,即所谓的“利仁”。他们会打着“仁德”的幌子,干着谋取私利的勾当。

 

   (4)、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意思是,恃力逞勇的人厌恶贫困,就是祸乱的根源。不讲仁德的人,厌恶贫困到了极点,也会产生祸乱。”

 


  (二)、孟子著名的道德思想观点


  1、仁义论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直接论证了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对于人的必要性。他提出了“尽心知性”、“寡欲”、“养浩然之气”等观点,使孔子的仁学思想完善,从而在思想史上形成了自汉以后被奉为正统的孔孟之道。孟子主要发扬了孔子思想中“仁”的思想,主张统治者要行仁政,在见梁惠王时,他开口便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讲究“仁义”并称,跟孔子有所不同。在价值选择上,他同孔子一样,皆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即是其显赫代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诗句,曾激励了后代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正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慷慨赴死。冯友兰先生评价道,“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在这个精神境界里,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就没有了,一般和特殊的矛盾也没有了,都解决了。这就是中国哲学讲的最高精神境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2、性善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只是由于种种外在环境的熏染,所以人之善性被恶欲蒙蔽。孟子言人生来即具仁、义、礼、智四德,具良知、良能,此“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认为,人本身是具备一切知识的,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只是由于外在欲望的诱惑和蒙蔽才丢失了,谓“失其本心”。故学问之道就是将人本原来丧失掉的本心重新找回来,从而做到使自己被蒙蔽和诱惑的本心重新复归清澈状态,从而具备其先前的良知、良能。

 

  3、仁政学说

 

 以民本思想和性善论为基础,孟子提出了他著明的仁政学说。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他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了这个真理:“桀纣之于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尽心上》)。作为一个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护自己的亲人而后爱护天下的人民,爱护天下的仁民进而爱护天地万物。在政治上,他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经济上主张延续西周以来井田制,并且他非常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主张“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因为“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三)、荀子著名的道德思想观点

 

 1、性恶论。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反,主张性恶论,他说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之所以能变善,是由于后天的教化和学习。在《劝学》篇中,他提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于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他主张为学先要诵经,然后读礼,始则为士,终为圣人,提倡力久则可深入,要终身学习。荀子这些为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隆礼重法

 

  荀子提出隆礼重法思想,主张用礼和法来整顿社会秩序,约束人们行为,实现社会大治。

 

《荀子·礼论》探讨礼的起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是说人生而有欲望,欲望而不可得,则不能无求取;求取无度无分界,则不能不争斗;争斗则会混乱,混乱则会贫穷。先王厌恶混乱,所以制作礼义,以便供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使得欲望必然不会穷尽所有物质,而物质不一定要屈从于人的欲望,使得两者相互夹持而增长,这是礼的起源。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使得人的欲望需求和有限的物质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决不能使欲望过分膨胀,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同时也不能使得物质屈从于欲望,从而成为满足欲望的一种工具。

 

(四)西汉董仲舒著名的道德思想观点

 

 因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被汉武帝首肯的董仲舒,在伦理道德观上继承了孔孟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董仲舒的道德思想主要是三纲五常和性三品说。他从人与物的本质区别出发把“仁义”视为人的本性:又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它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一起,作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由此三纲五常成为古代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五常”成为中国古代价值体系中核心的因素。“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性,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他也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即: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如“义不容辞”,“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信,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董仲舒在批判的继承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将“性”分为圣人之性、中人之性与斗筲之性三类。他说:“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美辞,其实然也。……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实性第三十六》) 意思是说,人性有善的特质,但不能自觉行善,这并非溢美之词,事实的确如此。圣人之性,是纯粹的善,不能称为性,斗筲之性(恶人之性),不可以称为性,因为是纯粹的恶。只有中民之性,具备善的特质,但不能自觉行善,这才称为性。中民之性有待于圣人之教化,才能行善;善是教化的结果,不是自身所能达到的。从汉武帝开始,主张以仁义之术来教化天下的儒家思想开始被定为一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之学而延绵几千年,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五)唐代韩愈著名的道德思想观点

 

 韩愈认为,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时弊是因为人们不重视“先王之道”而导致的,而佛、道之说流行又加剧了这种社会弊端,因此,他著文大肆宣扬恢复儒家的“道统”。

 

 1、道统说。东汉时期佛教的输入日益受到内地士人和百姓的欢迎,佛教在与儒家和道教的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在隋唐之时获得巩固。唐朝的天子姓李,他们自然把道教的祖师老子奉为自己的祖先,以获取统治的合法性。而武则天则崇奉佛教,因此在唐朝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道教和佛教的地位要超过儒家。这让当时的儒家知识分子倍感窘迫和压力,正是在此种形势下,韩愈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当起了重振儒学的历史使命。他从儒家典籍中选取《孟子》、《大学》等加以发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凡吾所谓道德云者,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韩昌黎先生集》卷十一,《原道》) 意思是说,博爱万物称之为仁,行仁而能因时因地制宜称之为义,按照仁义而行以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所谓道,仁义能够自我充实无待于外来这才叫德。仁与义是定名,而道与德是虚位,因为它们要借助仁与义的实践来充实。所以道有君子小人之分,而德有吉凶之别。凡是我所言的道德,都是仁与义来说的,这是天下的公理。

 

 在北京孔庙大成殿里,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两侧立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赞颂孔子的道德文章、丰功伟绩。其中一幅写道“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这幅楹联主要讲了一个道统的问题。道统其实在孔孟那里有了落实,因为孔孟都是主张法先王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但当时还未如此称谓。所以可以说,孔孟那里有道统之实,但无道统之名,这一情形直到唐代大学者韩愈才提出了完整的儒家道统谱系。后来,宋明诸儒特别是“程朱”更是将韩愈道统之说加以继承和重申,认为自己真正接续和担负起了弘扬道统的历史使命。


   
  2、性情三品说

 

 韩愈提出了性情三品说: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则是人与外物交接时而产生的。性之品有三,情之品也有三,之所以为情是因为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个方面决定的。韩愈认为,性情的三品,是不可改变的。具上品之性情,越学就越发光明;具下品之性情,因为惧怕威势,所以可以以威势克制,减少其作恶;具中品性情,可上可下,所以要对之加以教化,引导他们向善。其实韩愈的性情三品与董仲舒的性三品还是很接近的。
  

 

(六)、南宋大儒朱熹著名的道德思想观点

 

 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号晦庵。 19岁进士及第,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的著名道德思想观点主要是:

 

1、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是中国宋明理学讲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朱熹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从伦理角度而言,人物以天地为父母,天地以人物为子女,因此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这是理一;人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便是分殊。     理一分殊落实到社会伦常层面,这里的理在人身上便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每个人身上都具备此五常之德,但是由于先天所禀受之气(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不同,还有外在的习染等原因,所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在每个人身上体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偏于仁(木气多),有的人则偏于义(金气多),有的人偏于礼(火气多),有的人偏于智(水气多),有的人偏于信(土气多)。

 

2、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卷四)。是说圣贤千言万语,就是教人们存天理、灭人欲。显然,这对一个人的心性修养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近乎苛刻。在当今世界,由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我们是否也应该从朱熹的这一思想中受到有价值的启迪呢?然而,它同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一样,被近代维新人士作为封建思想糟粕和遗毒,遭受到了无情批判和抨击。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戴震等人,则是开始对作为整个封建伦理核心的“三纲五常”理论进行猛烈抨击的。黄宗羲明确提出反对封建的君主专制。顾炎武则明确区分传统伦理道德“忠”的不同含义,并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道德观。戴震作为清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进一步从唯物论角度批判了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虚伪性,提出了“归于自然,适完其自然”的新道德观。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来至宋明理学的创立则意味着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进入了成熟和完善时期。以孔孟之道为“道统”的伦理思想在经历汉代“独尊儒术”的肯定阶段,魏晋玄学和佛家传入的否定之后,在宋明理学这里重新获得肯定。这否定之后的肯定显然已不再是先秦孔孟和汉代董仲舒之思想的简单回归,而是包括了对佛、道等其他学派思想于其之中的对孔孟之道的继承与发展。宋明理学拘泥于性命义理,忽视经世致用,带有禁欲主义色彩,但在糅合了儒、佛、道诸家思想的基础上,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在心性等问题上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发展至明末清初,一方面表现盛极而衰,走向终极没落。另一方面又由于市民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萌生,催生了启蒙思想家对这一封建伦理纲常的批判。(责任编辑:墨翰)

首页数字展览预约购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藏品展示参观指南国学文化节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京ICP备09003230号

设计制作:孔子文化传播中心